激光光場相干結構調控及應用

在知識的海洋中,每一場講座都是一座閃耀著獨特光芒的燈塔。2024年12月6日,南京大學現(xiàn)代工學光電論壇,暨晶萃光學JCOPTIX“追光計劃”系列活動——追光者講壇,特別邀請山東師范大學副校長蔡陽健教授為大家?guī)硪粓鲇嘘P激光光場相干結構調控、測量、傳輸及應用的精彩分享。
蔡陽健,男,1977年出生,山東師范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導,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美國光學學會會士、全國百篇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者、德國洪堡基金獲得者。長期從事光場調控研究,在光場相干性/相干結構調控及應用方面取得了系統(tǒng)性成果,在國內外權威期刊發(fā)表二區(qū)及以上論文300多篇,發(fā)表邀請綜述論文21篇,英文專著章節(jié)2章,論文被他引19000多次。入選“2010年江蘇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連續(xù)多年入選Elsevier發(fā)布的“中國高被引用學者榜單”及美國斯坦福大學發(fā)布的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主持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課題、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課題等項目。擔任PhotoniX、Frontiers in Physics、Advanced Photonics Nexus 、Progress in Optics、《中國激光》等十多個國內外期刊專題編輯、副主編及編委、全國光學青年學術論壇主席團成員、山東省光學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山東省物理學會副理事長。
高空間相干性是激光的重要特性,然而低空間相干性激光即部分相干光場在很多應用中展現(xiàn)出獨特的優(yōu)越性。傳統(tǒng)部分相干光場具有高斯關聯(lián)相干結構。近年來,激光光場相干結構調控引起學者的廣泛關注。具有非高斯關聯(lián)相干結構的新型部分相干光場展現(xiàn)出很多奇異的特性,如自聚焦、自整形、自分裂、超強自修復等特性,在圖像加密、信息傳輸、大氣參數(shù)測量、微粒操控、遠場成像、精密測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本次報告由南京大學現(xiàn)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張勇教授主持,采用線下講座與線上直播結合的方式,與現(xiàn)場同學和線上觀眾共同探討了激光光場相干結構調控及應用領域的最新進展。報告重點介紹了蔡陽健教授團隊和課題組在光場調控方面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為了感謝蔡陽健教授的出席和分享,南京晶萃光學科技有限公司特別制作答謝獎杯,由南京大學李濤教授頒發(fā)。隨著蔡教授的登臺,一場關于光場調控的探索之旅正式開啟。
報告回顧了光場調控領域的發(fā)展歷史和階段性成果,通過空間光場相干性的調控方法闡述部分相干光的廣闊應用潛力,強調了激光相干結構調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全面介紹了團隊在激光光場相干調控的研究成果。本次報告從原始理論推導上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關于部分相干光場調控技術研究的全新視角,闡明了激光相干調控、空間傳輸、扭曲相位測量等前沿進展和亟待解決的科學問題,突出光場相干結構調控的優(yōu)勢和發(fā)展?jié)摿Α?/p>
本場精彩報告引起了觀眾的濃厚興趣,交流環(huán)節(jié)觀眾們與蔡陽健教授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從部分相干光場疊加的分離準確度衡量到未來光場重建技術突破,各種問題不斷涌現(xiàn)。蔡陽健副校長認真聆聽,用其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和深入淺出的講解方式,耐心解答大家的疑惑,為激光光場結構調控和應用發(fā)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報告內容豐富詳實,提問環(huán)節(jié)蔡校長耐心解答詳略得當,贏得了全場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
作為南京大學校友企業(yè),同時也是本論壇的協(xié)辦單位,晶萃光學JCOPTIX自2023年底啟動了“追光計劃”系列活動,旨在打造一個促進學術與技術交流、推動學科建設、培養(yǎng)光電領域人才的優(yōu)質平臺。該計劃除了“追光者”講壇之外,還包含論文激勵方案、追光智匯等一系列活動,鼓勵追光者們在光電領域不懈探索與創(chuàng)新。
晶萃光學JCOPTIX誠摯地向所有新老朋友發(fā)出邀請,無論您是光電領域的資深專家,還是懷揣夢想、初出茅廬的青年學者,我們都渴望聽到您最新的研究成果分享,也期待與您共同探討科研道路上的心得體會。讓我們攜手并進,在光電的浩瀚星空中,共同追尋那束最耀眼的光芒!